考试前做这8件事
临近期末,大家除了期待寒假之外,也开启了紧张的期末复习,然而就在这关键时刻,很多同学不知道从哪里着手开始复习,甚至越复习越紧张,越复习越焦虑。
在这里为大家介绍8个考前可以做的事情,助力我们缓解负面情绪和感受,自信迎考。
1.别临时抱佛脚
在考试前,我们通常会觉得“临阵磨枪不快也光”。但是实际上,临时抱佛脚会极大地加剧焦虑情绪。当时间紧迫却要在短时间内塞进大量知识,大脑会处于高度应激状态。心理学中的耶克斯-多德森定律表明,过高的焦虑水平会严重影响学习效率和考试表现。此时,注意力难以集中,记忆力也会大打折扣,知识点在脑海中变得混乱无章。因此,我们应该确保在考试前一星期就将需要复习的内容都完成。
2.找搭子
虽然说独自复习专注力较高,不会被其他人干扰到,但是找到一个复习搭子,会让我们的复习效果翻倍。首先,搭子可以互相提醒一起去背书,背诵结束之后可以互相提问知识点、互相纠错。从信息加工理论来看,和搭子一起交流复习能拓宽我们对知识的加工维度。不同的思维方式和理解角度相互碰撞,能让知识点得到更全面、深入地剖析。这有助于加深我们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。
3.平常心
压力与表现的倒U型曲线理论显示,适度的压力能提升表现,但过度压力则会产生负面影响。所以以平常心对待考试,能帮助我们的心理状态处于适度压力区间之内。此时,我们的大脑的应激反应既能调动身体的能量与注意力,又不会因过度紧张而干扰思维。
人对环境的变化是非常敏锐地,因此在生活节奏方面,也要按照以往的节奏往下走,这样有助于缓解自己的不安感和焦虑情绪。如果刻意改变自己的复习节奏,反而会影响我们的心态,加重自己的紧张情绪。
4.适当休息
有很多同学在临近考试前,会因为自己多休息了一会儿而感到自责,产生愧疚情绪。而长时间学习会使我们的注意力难以集中,容易出现走神、效率低下等情况。适当休息能够帮助我们有效重置注意力资源,心理学研究表明,经过短暂休息后,个体能够更专注地投入学习,单位时间内吸收的知识量更多。所以为了保证我们的复习效率,也要让自己拥有充足的休息。
5.做练习题
除了及时复习之外,还要通过做练习题,来保证自己能够完全掌握考试内容。同时,做练习题还能让我们了解到,对于同一个知识点,出题老师会从哪些方向来进行考察,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考察方式,选择相应的解题方式。
6.回顾错题
很多人在做完练习题之后,没有及时对错题进行整理和回顾,因此在面对考试的时候又会在同样的题目上做错,导致事倍功半。或者是临近考试却不知道该从哪些角度入手进行复习,于是又从课本第一章第一节第一个知识点开始过。为了避免出现这些情况,让我们在复习的时候能够有明确地复习方向,我们在做完练习题之后,可以将做错的题目进行统一整理,这样在复习的时候可以重点复习这些还没有完全掌握的,容易出错的知识点。
7.利用checklist复习
“checklist”也是我们日常中非常好用的复习方法。我们可以将每个章节的知识点按照顺序列好清单,在结合错题集,对于需要重点进行复习的知识点,可以标注出来,这样每当掌握好一个知识点,就可以在相应的知识点前打钩进行标注。
这样就可以保证我们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自己的复习计划,从而缓解自己的焦虑情绪,同时看着一个一个被掌握的知识点,还能有效增强我们的成就感,从而增加复习的动力。
8.相信自己
当我们听到“请不要想一头白熊”这句话时,我们的脑海中反而会出现一只白熊。因此在考试前不要告诉自己“我不害怕”“我不紧张”,而是要告诉自己“我有信心”“我一定行”,给自己多一些这样的积极暗示,紧绷的情绪也能有效得到放松。
愿大家在期末考试中,凭借扎实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精神状态,都能取得优异成绩,收获满满的喜悦与自豪。让每一份努力都能结出甜美的果实,为这个学期画上圆满的句号。